很多人生完孩子之后,都想著給孩子母乳喂養,但同時也會受到別人的質疑:“你確定你的奶水足夠母乳喂養嗎?”其實,在生活中的確有很多產婦深受奶水不足的困擾,當奶水不足以給寶寶喂養的時候,接著就是寶寶停不住的哭泣,時間長了甚至會致使產婦發生產后抑郁。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奶水不足的呢?
1、給寶寶喂養的時間太短
有不少產婦因為覺得喂養寶寶很辛苦,或者是寶寶吮吸乳頭很痛,于是減少母乳喂養的時間或次數,緊接著就會造成奶水不足。母乳喂養的正確做法是:當寶寶餓了的時候,就要給他喂養,不用按照固定的時間。所以,寶寶喝奶的時間是由寶寶來定,而不是產婦。
在這里也要注意一點,就是有時候在喂養期間,寶寶可能會離開媽媽的乳頭,但這個時候也可能是寶寶想單純休息一下而已,并不是不想喝奶或者是喝飽了,對于這點產婦要細心觀察。
2、過早喂養寶寶其他輔食這是導致產婦奶水不足的很大原因,因為寶寶在這個時候已經吃了其他食物,自然而然就不會感覺到餓,進而減少喝奶的次數。而當寶寶減少喝奶的時候,乳汁也會自動調節減少產量。
對于母乳喂養,首先我們要先排除兩點誤解,一是寶寶哭泣,二是寶寶發脾氣。首先先說寶寶哭泣,對于剛出生的寶寶來說,其實小哭小鬧是很正常的,這也是他們和父母溝通的唯一方式。但有些父母并不這樣認為,很多人覺得孩子一哭,肯定就是餓了。
但其實并不是,寶寶哭鬧的原因比較多,可能只是尿褲子了,或者想讓爸爸媽媽抱一下自己。所以,在寶寶哭鬧的時候,大家要先排除這些情況,然后再看是不是寶寶餓了。
其次是寶寶發脾氣,有些寶寶在喝奶的時候,可能會突然不開心不想喝奶。這個時候可能是產婦的喂奶姿勢不正確,從而導致寶寶無法順利喝到奶水。所以產婦的喂奶姿勢一定要正確,這樣才能保證寶寶順利喝到奶水。
最后,其實大家不用擔心奶水不足的問題,有時候過度擔心反而會影響心情,進一步導致奶水分泌。所以,各位產婦在哺乳期間要注意放松心情,這樣對乳汁分泌才有好處。